你知道嗎?一個人一天如果三個打數打出一支二壘安打,再一個保送,他就是超常發揮了,因為那代表他這場的三圍是.333/.500/.667。
聽來是苦事,但鶯鶯生性幽默,時常開懷大笑。1934年,勝利在首任所長重松孫市的帶領下,開始製作發行台語唱片。
鶯鶯雖年已百歲,記憶力卻相當好:「當時勝利唱片有個施老師,名我不知道,還有個周林,我們都叫他『莫利桑』。車掌小姐一天只要上半天班,其他時間就會跟這些音樂人一起作樂。無論是台灣新型小曲獲當時主流的日本流行曲,均能駕馭。她在昭和十三年(1938年),於勝利唱片錄製〈日日春〉單曲發行。六年時間,也讓她略通日文,同時奠定歌唱基礎。
她覺得自己講得好笑,遂說:「啊哇那時陣(我那時候)才幾歲?只覺得日子很好過。大哥謝騰輝組過樂隊,三弟謝荔生是台視大樂隊的指揮,其中二哥謝騰峰跟我大哥交情最好。據報導,這些日企將把生產線轉移到越南、寮國、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,甚至回到日本。
然而要使企業撤出中國,並不單單是產線轉移那麼簡單。一名不願具名的車廠高層人員對《路透》表示,即使他們願意,也很難減少對中國零件的仰賴。報導指出,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的30家日本企業,包括計劃遷廠到越南及寮國的光學及資訊產品大廠Hoya,以及可望遷廠到馬來西亞的住友橡膠。但其中的235億日圓,則是鼓勵日企將生產線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。
日本此番協助企業撤出的決定,類似台灣2019年的台商回流政策」徐琬瑩笑說自己最喜歡偷偷觀察現場,「爸爸叫一票小孩排排坐,聽他分析,等最後爸爸一聲令下去投票,我就在旁邊看到小孩選的都跟爸爸說的完全不一樣。
」有個學校老師看完戲,特別找到徐琬瑩直說也是繼母身分的自己有多感動,徐琬瑩建議她何不試試帶著兒子一起來看。」他一本正經一字一字清楚朗讀出來:「我是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。因為喜歡表演,大二那年陳威宇跑去考劇團演員,一腳踏進劇場。但是做成人劇的人,未必做得了兒童劇。
」她想破頭在劇情裡頭埋線索,家長跟孩子都看得入迷,還曾有小小戲迷跟她分享「要反覆看3遍才能抓出關鍵」。如何讓觀眾自然投入?徐琬瑩舉如果2005年首創的兒童推理歌舞劇《豬探長秘密檔案》系列為例,「我很喜歡偵探劇,一直很想做。」 世界上所有小孩的感情,也都是人類的感情,不會因為他們比較小,感情就比較少。非兒童限定,看戲是大人小孩一起的事 深耕劇場多年、身懷「劇場魂」的徐琬瑩,當年念的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,原本打算一生都要奉獻給所謂的「經典」劇作,卻因為進了東密西根大學(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)的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研究所就讀,讓她的表演人生轉了彎。
徐琬瑩表示,每一次設定兒童劇的主題,自然希望可以傳遞一些訊息給觀眾,所以他們在戲裡頭討論校園毒品問題,也告訴孩子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、應該如何分辨真偽,「小孩應該從裡面看到什麼、家長看什麼,我們想辦法把這些兜進故事裡面。」要推理出案子是怎麼破的,得解釋一大串,索性編成歌舞劇,有歌舞、有漂亮畫面,絕不冷場。
」一齣兒童劇,家長和孩子都受惠,人生如戲,戲外也有Happy Ending。事後收到老師寄來的謝卡才知道,演完當下,原本完全不接受繼母的兩兄弟竟對著新媽媽說:「我們一起回家吧。
正因為議題偏向寫實,讓成人劇有了諸多限制,不若兒童劇可以天馬行空地讓想像奔馳。所以大人小孩來看戲,都是一樣的衝擊,一樣的感動。」 Photo Credit: 如果兒童劇團、O劇團提供 如果兒童劇團的《林旺爺爺說故事》,以林旺和馬蘭為故事背景,舞台更是360度的圓形舞台,與小朋友近距離接觸並重溫林旺的一生。同樣致力於親子劇推廣的O劇團,則在藝術總監陳威宇帶領下,走出獨特美學風格。陳威宇也深表認同,「只要你找到一個好的詮釋方式,兒童劇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發生。徐琬瑩笑說當時的打算是先到了美國,再找機會轉往其他學校的表演研究所,沒想到看了學校的劇場戲,讓她對兒童劇大為改觀,「我一看下巴就掉下來,這竟然是兒童劇?怎麼可能演得這麼好?當下把那些要跟教授說想轉學的話全吞了,就決定要念下去。
徐琬瑩不諱言,在此之前她對台灣兒童劇印象極差,粗糙簡陋的說唱舞台、制式生硬的問答互動,媽媽們隔著座位大聊股票,前後排的孩子拿起玩具打鬧,對比她在美國所見,感受天差地遠。文:張雅琳|攝影:林辰鍵 前言 一個好看的表演,可以讓人的心靈回味無窮,而一個好的故事,可以活在每個人心中一輩子。
幫孩子發聲,那些對父母說不出口的話 淺白直接的表達方式,是兩人共同的大忌。當時許多劇場前輩不約而同灌輸他要去看「如果」的戲,這也成了陳威宇認識親子劇的啟蒙,「如果兒童劇團(後稱如果)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親子劇不是只給小孩看的,是大人、小孩可以一起看的。
我在美國藝術節導過一齣戲,就是在講stepmother(繼母)如何跟小孩交心。」 從內容出發,用新的詮釋方式傳遞訊息 「我們老闆(註: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)為什麼想做兒童劇?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玩了。
內文 江湖傳言,「可以做兒童劇的人,絕對可以做成人劇。如果兒童劇團今年邁入20週年,精彩作品絕大多數出自劇團創作暨教學總監徐琬瑩。」 Photo Credit: 如果兒童劇團、O劇團提供 《豬探長秘密檔案》系列為如果兒童劇團原創開發的益智兒童劇,結合推理、懸疑、科學等元素,每每演出總能燃起大小朋友抽絲剝繭、解謎破案的偵探魂。我們怎麼對待這些孩子,他們就會長成怎樣的大人。
有天她靈光一閃告訴團長趙自強,「中場休息的時候,我要讓觀眾猜兇手。從「大人也該看的兒童劇」角度出發,為親子創造更多對話的過程。
」和如果兒童劇團創作暨教學總監徐琬瑩、O劇團藝術總監陳威宇(阿肥導演)分享這一席話,他們點頭如搗蒜。」 「美國的社會背景是五對夫妻裡頭就有三對離婚,離婚的父母帶著兒女再另組新家庭,成員很複雜。
」徐琬瑩觀察到,繼母為什麼難為?明明她也想好好愛新丈夫的小孩,但是孩子不相信,「因為所有的童話故事裡面,都把繼母寫成壞蛋。」果然反差十足戲劇化。
」 如果從2002年首演至今加演超過50場的歌舞劇《流浪狗之歌》系列,從小朋友最愛的狗狗身上帶出生離死別的生命議題,讓觀眾學習對生命的尊重,「世界上所有小孩的感情,也都是人類的感情,不會因為他們比較小,感情就比較少。陳威宇補充說好的戲劇應該用引導的方式,把想像空間留給觀眾,「這個戲的深度才會變得厚實。」她下定決心回台灣要做兒童劇場,甚至畢業後毅然決然放棄了在國際間發展的各項夢幻工作邀約,就為了這個再堅定不過的信念:「我們的孩子是值得、也應該要看到有世界水準的兒童劇。徐琬瑩就曾看過演員拿著巨型香菸道具出場,一邊揮舞,一邊要台下觀眾配合互動跟著喊「NoNoNo」,看得她直搖頭。
」徐琬瑩笑稱若是攤開全世界的成人劇劇本,不外乎政治、人生,討論最多的大概就是愛情了。也希望小朋友看完後,會知道在他的人生裡面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,可以怎麼辦。
所以大人小孩來看戲,都是一樣的衝擊,一樣的感動 有別於徐琬瑩的科班出身,陳威宇是典型的半路出家,對談一開始,徐琬瑩頻頻催促他,「你先告訴大家你讀什麼科系」她想破頭在劇情裡頭埋線索,家長跟孩子都看得入迷,還曾有小小戲迷跟她分享「要反覆看3遍才能抓出關鍵」。
我們怎麼對待這些孩子,他們就會長成怎樣的大人。」 世界上所有小孩的感情,也都是人類的感情,不會因為他們比較小,感情就比較少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